《齐民要术》中,十二则农谚格言及逐句心得
《齐民要术》是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,书中包含了大量实用的农谚格言,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,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1.“力能胜贫,谨能胜祸”:
勤劳努力能够战胜贫困,谨慎行事可以避免灾祸。
心得:无论是在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,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,而谨慎对待每一个环节,能减少意外和损失,这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。
2.“人生在勤,勤则不匮”:
人活在世上要勤奋,勤奋就不会缺乏财物。
心得:农业靠天吃饭,但更靠人的勤劳,只有不辞辛劳地耕耘、管理,才能收获粮食,满足生活所需,这一理念也适用于追求其他目标。
3.“耕而不劳,不如作暴”:
只耕地而不进行耙耢等土地整理工作,就如同乱来一样,没有实际效果。
心得:耕地后进行适当的整理,如耙平、耱细,能让土壤更适宜种子生长,保墒保肥,是保证农作物良好生长的关键步骤,体现了精细耕种的重要性。
4.“燥耕虽块,一经得雨,地则粉解”:
在干燥的土地上耕种,土块可能较大,但一旦遇到降雨,土壤就会变得松散。
心得:了解土壤特性和天气变化对农耕的影响很重要,即便在干燥时耕种看似不利,但只要把握好后续时机,仍能让土地达到适宜耕种的状态,体现顺应自然规律的农耕智慧。
5.“锄不以水旱息功,必获丰年之收”:
无论天气干旱还是雨水充沛,都不能停止锄地的工作,这样必定能获得丰收。
心得:锄地不仅能除草,还能松土保墒,促进农作物根系生长,不因外界条件而忽视田间管理,是获得丰收的保障,反映出坚持和勤劳对农业生产的意义。
6.“湿耕坚口,数年不佳”:
在土壤过于湿润时进行耕种,会使土壤变得紧实坚硬,影响后续数年的收成。
心得:提醒人们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湿度进行耕种,违背土壤的自然状态盲目耕种,会给土地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,强调了尊重土壤条件的重要性。
7.“一年之计莫如种谷,十年之计莫如树木”:
一年的规划中,没有比种植谷物更重要的;十年的规划里,没有比种植树木更重要的。
心得:体现了短期和长期规划在农业中的重要性,谷物种植满足当下生活需求,树木种植则着眼长远利益,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8.“顺天时,量地利,则用力少而成功多;任情返道,劳而无获”:
顺应天时,衡量地利条件,那么付出较少的努力就能获得较多的成果;如果仅凭主观意愿违背自然规律,就会徒劳无功。
心得:深刻阐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,只有遵循自然规律,合理利用天时地利,才能实现高效的农业生产。
9.“欲善其事,先利其器”:
要想做好事情,首先要使工具锋利好用。
心得:在农业生产中,优质的农具是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基础,充分准备和维护好生产工具,是进行农事活动的前提。
10.“民可百年无货,不可一朝有饥”:
老百姓可以长久没有财物,但不能一天没有饭吃。
心得:突出了粮食对于百姓生活和国家稳定的基础性作用,强调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。
11.“立政之本则存乎农”:
治理国家政务的根本在于农业。
心得:明确了农业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,只有重视农业,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,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。
12.“天为之农,而我不农,谷亦不可得而取之”:
上天提供了适宜农耕的条件,而如果我们不进行农业生产,就无法获得粮食。
心得: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,即便自然条件优越,也需要人们积极参与耕种劳作,才能收获劳动成果 。
分享智慧,传播正能量。诚挚地感谢大家阅读和欣赏!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